媒体关注

2019-10-09

大势所趋!煤电淘汰正加快 可再生能源前景广阔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下达2019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为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煤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煤电行业本年度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为866.4万千瓦。


《通知》明确,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辽宁等18个省份及地区的煤电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容量合计866.4万千瓦。其中,广东省的计划容量为226.7万千瓦,占比约26.17%;河南省的计划容量为160.8千瓦,占比约18.56%;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计划容量合计143.05万千瓦,占比约16.51%。


煤电淘汰正在进行

6370620748751422514326753.png

无独有偶,从山东省电力企业协会获悉,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煤电联营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1556号)。


文件表示:新规划建设煤矿、电厂项目优先实施煤电联营,在运煤矿、电厂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加快推进煤电联营,鼓励大型动力煤煤炭企业和火电企业加快实施煤电联营。支持在运燃煤电厂和煤矿突破区域、行业、所有制界限,通过资产重组、股权交易等途径实施煤电一体化、煤电交叉持股。


煤电的生存状况堪忧,正在通过重组、联营或者破产的方式,退出该行业。煤电的退出可谓大势所趋,当前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煤电遇到经营困难,退出是环境使然。


央企国企进军光伏行业


2019年6月5日,铁塔能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标示着央企中国铁塔进军光伏产业。

中海油所属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中海油融风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融风公司),再次进军光伏行业。

6月初,华能集团宣称将收购国内最大新能源民企协鑫集团旗下的光伏电站上市公司协鑫新能源51%的股份。

兴业太阳能6月5日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将变更为水发集团(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6.92%。后者属于水发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属国企水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与以往投资项目不同,国企开始直接收购现成的项目。

国资如此密集操作可能与近期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19年版)>的通知》。有关。此外,在能源转型加压背景下,国有发电集团也面临巨大的转型的压力。


可再生能源前景广阔

6370620751446276655972087.png


相比煤电行业正在进行的淘汰,国企央企陆续进入可再生能源行业,特别是光伏行业。有了国企央企的投资加入,光伏行业的市场规模会更加壮大,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煤电淘汰、进入光伏行业等,充分说明了大势所趋。国家正在把节能减排任务安排给各个企业,国企央企身负发展清洁能源的重任,势必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同时减排任务也会陆续到民企身上,到时候发展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就成为企业刚需。


此消彼长,光伏行业等可再生能源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普通光伏人也能在这一场变革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2019-10-09

当“平价”时代正式到来 对光伏意味着什么?

过去,由于技术限制,光伏发电的设备成本远高于传统火电,在经济效益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其发展一直高度依赖于政策补贴。但是当政府由于财政压力过大而不得不下调补贴时,需求就会出现断崖式回落,结果造成了产业的高度不稳定性。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是说,相比于在政策的“庇护”下成长,降低产业链生产成本才是最佳生存之道。


  从“依赖补贴”,到“养活自己”


  令人欣喜的是,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一直在持续地进行着,而且成本下降的幅度和速度是非常可观的。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竞争加剧等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2010~2017年,全球主要国家集中式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40%~75%,甚至在好几个国家中,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低于传统能源。


  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正在发挥“市场化”的力量,代替补贴这种“强制性”的力量,推动越来越多地区的光伏需求的“自然”增长,如美洲、南亚、中东等多个地区,正在接过中国的接力棒,成为光伏市场的下一批增长主力。


  刚刚过去的2018年,虽然531政策的急刹车使得国内需求快速下滑,但得益于光伏企业在前几年里积累下的经营状况改善,在加上差异化竞争和光伏领跑基地建设的双轮驱动,龙头企业纷纷继续加大了研发投入,引领了生产工艺的快速进步。目前,我国产业化生产的多晶硅和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均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平价”之后,行业就会爆发式增长?


  似乎很多人都觉得,作为清洁能源的光伏发电,一旦制约其发展的成本问题解决了,需求就会迎来爆发式增长。真实情况会是这样吗?


  一方面,平价以后,光伏相较于传统能源的竞争力开始显现,而且我们相信“平价”并非终点,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仍将持续,因此基于光伏发电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能源替代需求占比将得到提升。相比过去的“补贴依赖”,这种市场化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下的替代需求会更加稳定可靠,大趋势也不会轻易改变。


  另一方面,平价之后,整个产业的成长环境可以得到改善。对于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平价之后降价压力趋缓,波动性相较于过去将有所趋缓,预计历史上存在的那些盈利异常值将不会再出现。同时,行业的商业模式会得到修复,企业的现金流将优于历史任何一时期。


  但是,我们也认为“平价”并非意味着短期内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现阶段,光伏设备仍属于面向B端的工业投资品,行业很难短时间内赚取垄断的超额利润率。同时,光伏能源的不稳定性、储能技术瓶颈、光伏发电消纳问题、对既有利益格局的冲击等都是制约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


2019-09-30

中国能源70年:从“一穷二白”到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

news_disp_image.jpg

从昏暗的煤油灯到电灯,从黑烟滚滚的煤电厂到清洁美观的风电场,从排放着刺鼻尾气的汽油车到新能源电车——这一幕幕拉开了中国能源翻天覆地的变革史。

  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核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三、在建规模世界第一,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40%左右……70年来,我国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供应体系,从能源工业基础的“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一两百年走过的路,已成为全球能源革命和发展路径创新最令人振奋的舞台。这些引人瞩目的成就背后,都烙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尽管中国的人均GDP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通过集中动员资源、集中投资、国家企业主导等方式,加速实现了中国能源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技术创新,推动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与转型。从国家层面推进长期战略规划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使得中国能够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国家各项相关规划以及能源政策中,全面、持续地推动能源发展与转型,从政策、技术创新、投资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充分体现了中国矢志不渝践行清洁低碳能源发展路线的决心。”邹骥说。

  

能源生产跨越式发展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9月20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称,能源生产方面,实现了从供给短缺到总体宽松的巨大转变,走上了多轮驱动强劲、保障体系完善的新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能源生产能力不足、水平不高。1949年,能源生产总量仅为0.2亿吨标准煤。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一个世界级大油田蓄势待发,举国欢庆,大庆油田因此得名。

  大庆油田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通过3年会战,大庆油田生产原油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一半以上,一举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中国石油基本实现自给。

  随后,随着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大型油田纷纷开采,我国原油产量由1949年的12.0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9亿吨,增长1574.9倍。

  除了原油之外,主要能源品种生产全面发展。原煤产量1949年仅为0.3亿吨,2018年达到36.8亿吨,增长114.0倍;天然气产量1949年仅为0.1亿立方米,2018年达到1602.7亿立方米,增长22894.7倍。

  201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7.7亿吨标准煤,是1949年的158倍,年均增长7.6%;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核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三、在建规模世界第一,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40%左右;建设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重大通道,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能源管网。


  走向高质量和清洁化

  “经过数年努力,我们与雄县政府共同将雄县建成中国首个供暖地热城,成功打造了技术可复制、经验可推广的‘雄县模式’,采取取热不取水的方式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真正做到取热之后100%回灌地下水,实现地热能可持续利用的同时,确保地下环境的平衡与安全。”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以“雄县模式”为引领,目前,北方地区地热供暖能力5000万平方米,年可替代标煤14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70万吨。

  “雄县模式”是能源向清洁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中国要进行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能源革命”概念,要求能源行业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随着我国能源总量不断发展壮大、用能方式加快变革,能源结构持续大幅优化改善,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在上述发布会上说,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要分别达到15%和20%左右。这些年,我国始终坚持清洁低碳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0年来,原煤占比在波动中持续下降,2018年下降到最低的69.3%;原油占比稳步提高,1976年最高达24.8%,之后逐步下降,2018年下降到7.2%;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占比总体持续提高,天然气由1957年最低的0.1%提高到2018年的5.5%,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由1949年的3%提高到2018年最高的18%。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1世纪,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水电装机容量、太阳能热利用、风电装机容量、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先后成为全球第一。

  装机容量上,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拥有国。截至2018年末,我国的水电装机容量为35226万千瓦,全球第一;太阳能集热面积保有量近5亿平方米,全球第一;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18426万千瓦,全球第一;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17463万千瓦,全球第一。

  装备制造能力上,截至2018年末,全球十大风力发电机制造商中,中国企业有5家;全球十大太阳能组件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9家;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8家。可以说,我国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举足轻重的存在。

  展望未来我国能源发展趋势,邹骥对第一财经表示,随着5G互联时代的到来,未来中国的电气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工业、建筑、交通等需求侧的能源消费将愈加庞大。只有创新发展路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坚定地沿着清洁低碳转型的方向前进,才能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幻的今天,紧紧抓住历史赋予中国的“后发优势”契机,持续向高质量经济迈进。

  “为此,中国需要通过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创新、市场发育等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降低燃煤等化石能源用量。与此同时,将温室气体减排纳入电力行业及整个能源部门的减排指标,从而进一步推动能源行业的清洁低碳转型,并以此作为加快中国乃至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邹骥说。


2019-09-28

盘点各地光伏火车站

北京南站——亚洲第一站


北京南站既是我国第一座城际铁路、客运专线铁路、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站房,同时作为奥运工程中的重要标志建筑,也是中国第一座高标准现代化的客运专线大型客站,客流量名列世界第三,被誉为“亚洲第一站”。


车站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环保、节能、绿色奥运等概念的示范效应是不言而喻的,正是它的落成,就此拉开了我国建设绿色枢纽站场、提升铁路客运站的社会形象的大幕。


杭州东站——新时代的钱江潮

杭州东站是全国九大省会城市巨型车站建设工程的“收官之作”,该车站于2013年7月1日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达113万平米,站内汇集高铁、普铁、专线、地铁、磁浮、公交、水上巴士等多种交通方式和配套服务设施于一体并可实现立体无缝交通换乘,是亚洲超大型交通枢纽之一。


作为老站原址改扩建,在全国已建成的大型高铁站中,是最晚设计、最晚建成的,这也使得它有可能在设计上采用更新的理念和技术,屋顶采光系统和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设置,能充分体现最新的环保理念,同时也使之成为我国已并网的最大单体光电建筑之一。站在杭州火车东站站房屋顶,一块块光伏组件像大型地砖一样整齐划一排列着,铺设面积比11个足球场还要大,原本白色的建筑屋面,超过80%被蓝色覆盖,一眼望去颇为壮观。


武汉火车站——中国最美的火车站

武汉火车站是“中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筑协会鲁班奖”三项大奖的“大满贯”得主,成为中国铁路车站“最美”窗口。从武汉站整体的“千年鹤归”造型来看,这是凸显湖北特色的绝佳标志,也寓意充满灵性的千年黄鹤惊叹家乡变化翩然而归。武汉火车站同时也是唯一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武汉建筑,标志着武汉的城市建筑到达了一个新的台阶。


武汉火车站不仅被誉为“最美”,同时也是我国光电建筑在站房建设应用中璀璨的明珠。该项目动工较早,是铁道部未来发展各火车站屋面光伏系统的重要的示范项目,也是当时湖北省内体量最大和装机功率最大的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在大型建筑物上采用光伏系统分布式结构,将发电的电池组件矩阵分别设置在车站九片屋檐上,而逆变、配电部件集中安装在火车站内部,这对系统结构设计和功能定位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作为湖北省太阳能光伏发电重点示范工程,根据现场试运行阶段数据换算显示,工程投运后年上网发电量为204.8万度,每年可以减少2041.856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减排557.056吨煤,这已充分显现出光电建筑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青岛火车站——最独特的欧式火车站

青岛火车站始建于1899年,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欧式铁路车站,壮观的德式钟楼和站房,集豪华与环保设计于一身的大型客站,能容纳3000人的地下候车室,人性化多功能服务区,以及太阳能发电的无柱风雨棚,众多科技元素与唯美的设计让新青岛站成为了岛城又一道亮丽的景观。


作为青岛市迎接奥运会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的青岛火车站,利用太阳能发电为客运站提供部分电力,不仅提升了青岛火车站的形象,而且体现绿色奥运的精神,为节能减排起到非常积极的表率作用。


南京南站——铁路之上的宫殿

在南京南站的设计中,全方位地尝试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精髓和南京城市的地域特色,尝试从使用者的角度体会超大体量的交通建筑可以带来的空间震撼和不同以往的使用感受。将这些理念和对当地历史文脉的尊重贯穿始终,将双重屋檐、柱廊、斗拱、城砖、窗花这些传统建筑造型元素融入方案,力求给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带来一个新的时代经典和城市标志。


南京南站自2013年7月正式并网后,便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并网发电的光电建筑。落成后的南京南站,人们无不被其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时代气息所感染,将其誉为“铁路之上的宫殿”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上海虹桥站——绿色铁路建设中的东方之珠


上海虹桥站采用了绿色环保和建筑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将光伏组件与站台风雨棚建筑有机结合,在保证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同时,兼顾与客站建筑造型和周围景观相协调,实现了建筑一体化功能,充分体现了生态建筑、绿色客站的先进理念。


该电站光伏系统主要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光伏组件、逆变器均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高效节能产品。电站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远程监控技术,实现全自动无人值班,电站的自动化控制、故障检测、遥视、安全防范等重要信息可直接传至业主等相关部门,并可在线进行控制操作。


呼和浩特东站——草原穹庐展翅之鹰

一座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建造的最具民族元素的的光伏火车站,一个联通京津冀地区和山西、陕西以及蒙古国的重要交通枢纽,一个完全契合了中国和谐发展要求的建筑理念新建的呼和浩特东站,其主体的圆形穹顶造型源自草原上最具代表性的蒙古包,这使它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建筑,成为草原上的一个绿色传奇。


作为内蒙古60年大庆的献礼工程和铁道部的重点项目,呼和浩特火车东站设计主题以“草原穹庐、展翅雄鹰、白云故乡、青色之城”作为造型立意,综合考虑功能性、系统性、前瞻性、文化性和经济性,将现代交通建筑、绿色建筑与地域文化特色有机融合。840块非晶硅光伏电池组件与站台风雨棚紧密结合在一起,宛如草原雄鹰绚丽的羽翼,与建筑外形设计契合的天衣无缝,无疑这是一个光电建筑与民族特色文化完美融合的又一代表作。


银川火车站——欧亚大陆桥上的明珠

银川站设计融入和体现了“人文绿色理念”:钢桁架为旅客创造出通透宽畅的无柱空间,伊斯兰风格的顶部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新站的进站交通层与候车层及内部采用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生活废水中水处理回用系统、计算机数值模拟设计的自然通风系统。


其雨棚用电采用“光伏”发电系统,雨棚上的灯可根据人流及天气情况自动明灭。人文的设计和环保的理念使成为欧亚大陆桥上的又一颗明珠。


2019-09-28

砥砺70年 奋进新时代:光伏成为新时代的中国名片

数说:


  2015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4318万千瓦,成为光伏发电装机第一大国。


  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18559万千瓦,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壮丽70年,我国光伏产业交出骄人成绩单。截至2018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总装机量达1.74亿千瓦,连续4年蝉联光伏装机规模全球第一。这一年,中国光伏发电量1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平均利用小时数1115小时,同比增加37小时;全国光伏发电弃光电量54.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8亿千瓦时;弃光率3%,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弃光电量和弃光率实现“双降”。


  在这些耀眼成绩的背后,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和水电、风电等其他清洁能源相比,我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虽然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了首块硅单晶,但直至上世纪80年代,太阳能电池及其应用才开始被列入国家的科技攻关计划。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对光伏行业的政策支持也开始从科研走向具体应用。


  1997年,为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的精神,响应1996年在津巴布韦召开的“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上提出的在全球无电地区推行“光明工程”的倡议,给边远无电地区的人民送去光明,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牵头制定并实施了“中国光明工程”计划。该计划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拨款支持的在边远地区大规模应用风能和太阳能的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首期工程在内蒙古、甘肃、西藏三省(区)实施。


  2009年,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金太阳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此后,金太阳示范工程相关政策几经调整,不断完善技术要求、补贴强度、补贴方式等。在2009年到2012年的4年间,通过“金太阳”示范工程,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高达6.15吉瓦。金太阳示范工程也被业内称为我国史上最强光伏产业扶持政策。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光伏发电开始迈进度电补贴时代。2013年,《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随后,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光伏补贴从金太阳示范工程的事前补贴正式转为度电补贴。


  度电补贴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2013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292万千瓦,新增规模跃居全球首位。此后,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2015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318万千瓦,成为光伏发电装机第一大国。2015-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及累计装机容量连续4年保持世界首位的成绩。


  政策之外,在迈向光伏大国、光伏强国的道路上,科技装备的持续进步、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也至关重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光伏产业在自主研发基础上,开始引进国外电池生产线,相继成立了多家机构研发生产太阳能电池,并应用于消费品、离网等系统中。


  进入20世纪,在国内外市场带动下,一批晶硅、电池片、组件生产的中国企业应运而生,并逐渐在全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展现出不凡实力。光伏行业分析机构Pvinfolink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主要组件生产商出货量达95吉瓦;在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我国光伏企业占据九席。2018年,我国生产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在全球占比分别达到58.1%、93.1%、74.8%、72.8%和62%。其中,我国多晶硅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产量第一,组件连续12年收获全球产量冠军。


  在产业不断成熟的背景下,光伏发电度电补贴政策与时俱进,进入逐年下调通道。


  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三部委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拉开了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序幕。


  2019年开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鼓励在资源优良、建设成本低、投资和市场条件好的地区实施无补贴和平价上网项目。


  同年,实施了多年的由国家能源局定规模、定电价的光伏发电年度建设管理模式正式转变为竞价上网模式。2019年7月11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补贴竞价结果,拟将全国22个省份的3921个项目纳入国家竞价补贴范围,总装机容量近2300万千瓦。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18559万千瓦,同比增长20%;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140万千瓦。2019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量10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弃光电量26.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7亿千瓦时;弃光率2.4%,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实现弃光电量和弃光率“双降”。


  国家能源局表示,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在5000万千瓦左右,预计年内可建成并网的装机容量在4000-4500万千瓦左右,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将稳中求进。


  展望未来,随着“智慧”理念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光伏产业也逐渐和“大物移云”等高科技相连接,智能监控、智能运维等新兴手段助力光伏产品、服务再升级,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将大有可为。同时,在电力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政策模式不断创新、成熟的背景下,我国光伏市场也将更加广阔。


2019-09-27

大兴机场投运 绿色空港背后的四位光伏功臣

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并宣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

大兴国际机场位于首都正南,距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46公里,地处京津冀中心,总投资80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40万平方米,相当于63个天安门广场,客流吞吐量一亿人次,飞机起降量80万架,被英国《卫报》等媒体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榜首,是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及世界最大空港。

18131173122108.png


同时,大兴机场也将成为全球绿色能源新地标,可再生能源比例占机场年综合能源消耗10%以上,其中在公务机区、货运区屋顶及跑道周边铺设的光伏电站,建设规模5.61MWp,由北京电建承建,全部采用协鑫集成提供的铸锭单晶高效组件和华为提供的智能光伏逆变器,电站智能清洗运维采用安轩科技“光伏电站智能运维机器人”并网运营后每年可提供61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相当于每年节约1900吨标准煤,减排966吨二氧化碳,减少排放14.5吨二氧化硫,并同步减少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开创了民航领域清洁能源利用之先河。年均发电量约占机场总能源比例1%,是全国可再生能源比例最高的绿色空港,助力首都改善大气环境。

18131230122108.png


北京电建表示,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建设,是国内民航系统首个位于机场跑道周边的光伏发电系统,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进场施工难度大等诸多挑战。投运后,对未来民航领域进一步推进光伏系统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应用,将发挥强有力的示范效应。


协鑫集成项目负责人庞斌介绍,铸锭单晶组件产品具有高效率、低衰减、兼容性好以及更低的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等优点。“作为今年全力打造的创新产品,能顺利入选国家超级工程建设倍感光荣,同时也表明铸锭单晶产品已获得主流市场认可,未来公司将持续为市场提供高效、高质量系列产品,助力光伏全面平价上网。”庞斌说。


华为项目负责人介绍,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融合了领先的数字信息技术,具有高收益、安全可靠、智能营维等特点,为机场的绿色能源供给保驾护航。众所周知,机场区域,对安全尤为重视。华为分布式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在安全方面的考量下足了功夫,让客户安心无忧。AI加持的AFCI技术(智能拉弧检测),避免火灾隐患;无熔丝设计,不起火,更安全;电磁辐射小,不影响机场设备正常使用,完全满足机场要求;同时,华为智能逆变器支持智能IV诊断,可精确定位组串故障,主动发现问题,保障安全可靠长期发电。


据安轩科技(上海)总经理王军博士介绍,安轩科技“光伏电站智能运维机器人”通过对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光伏电站的全自动清扫、组件检测和自动巡检,实现光伏电站少人或无人值守运维;通过GPRS和北斗系统实现区域范围内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软件系统升级,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机器人,采集机器人的运行数据;根据光伏电站环境的变化,可以及时实现雨水联动、大雪联动、沙尘联动,避免了人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可以通过高频次清洗运维,提高系统发电效率,从而提升电站发电量。


北京大兴机场已开门迎客,与全国人民共同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华诞!


关于大兴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总投资800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40万平方米,相当于 63 个天安门广场。被英国《卫报》等媒体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榜首。通航后,将赶超迪拜世界中心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第三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以及世界最大空港。作为全世界屈指可数的超大型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其可再生能源总量将占机场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0%以上,其中跑道周边铺设光伏系统,年均发电量约占机场总能源使用的1%。建成后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是目前全国运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最高的机场。


2019-09-27

山东3家光伏企业列入被执行人名单!

据报,近日青岛奥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奥博”)、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盛日电”)和青岛瑞元鼎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元鼎泰 ”)3家光伏相关企业先后进入被执行人名单。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资料显示,青岛奥博是在9月12日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青岛奥博最近一次被列入名单的时间是2019年9月23日。企业信息查询系统“企查查”平台显示,青岛奥博共有8次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纪录,其中2016年2次,2017年2次,2018年1次,2019年3次。此外,青岛奥博还有152起诉讼记录。


据报,昌盛日电曾于8月29日列入“被执行人”。半个月后的9月12日,该公司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公开资料显示,昌盛日是中国领先的光电建筑一体化和光伏农业综合利用解决方案服务商,总部位于青岛。


不同于青岛奥博、昌盛日电,瑞元鼎泰列入的是“被执行人”名单。


目前,瑞元鼎泰的“失信被执行人”记录为0,被执行人信息纪录为1条,即(2019)鲁02执1339号,执行标的43125124.0。瑞元鼎泰列入“被执行人”名单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查。

不过,列入“被执行人”名单和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还有很大区别,概念不可混淆。被执行人一般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如果被执行人一直不执行法院的判决,那么就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如果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很多事情都会得到限制。


2019-09-26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丨“光伏+机场”厉害了!

今天,被外媒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


从空中俯瞰,

是“凤凰展翅”般的造型,

当然,看起来好像也有点像“海星”。

仔细看航站楼屋顶的色彩,

跟夕阳下的紫禁城琉璃瓦一样的颜色,

与坐落在北京的古代皇家宫廷建筑遥相辉映。

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相当于63个天安门广场的土地


091904706334.jpg

 

日前,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一跑道南侧区域及其货运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作为全球距离跑道最近、国内首个飞行区跑道旁铺设的光伏系统,该项目对未来民航领域推进光伏系统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创新具有示范意义。

091906196334.jpg


该项目由北京电建承建,建设规模5.61MWp,一期建设规模4MWp,全部采用协鑫集成提供的铸锭单晶高效组件。并网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向电网提供61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相当于每年节约1900吨标准煤,减排966吨二氧化碳,减排14.5吨二氧化硫,并同步减少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091907326334.jpg


大兴国际机场贯彻绿色建设理念,高效利用各种能源,作为全世界屈指可数的超大型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其可再生能源总量将占机场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10%以上,其中跑道周边铺设光伏系统,年均发电量约占机场总能源使用的1%。建成后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是目前全国运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最高的机场。


看看此前的一些“光伏+机场”


1、中国深圳机场

091908796334.jpg


2014年11月,深圳机场的太阳能发电二期10MW项目正式开工。此项目完成后,机场的总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20MW,每年发电约为20GWh,从而跃身成为全球民航机场中太阳能规模最大的机场。未来,其太阳能发电将占整个机场用电负荷的10%以上。


其一期项目的太阳能板主要安装在机场保税物流园区和航空物流园区,二期专案的太阳能板则安装在新货运站。


2、马来西亚吉隆玻国际机场

091909716334.jpg

 

2014年2月,吉隆玻国际机场宣布已设置输出功率约为19M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分别设置于飞机跑道周围的地面、停车场屋簷及机场建筑屋顶等三个场所,年发电量预计在26GWh以上。


3、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国际机场

091910756334.jpg

 

2010年,美国丹佛国际机场的太阳能总装机量已达8MW。此机场先于2008年设置2MW太阳能发电系统,再于2010年初设置1.6MW太阳能发电系统,最后于2010年9月开发新的4.4MW太阳能发电设施。由此,其太阳能装机总量达8MW,可满足整个机场6%的电力需求。


4、雅典国际机场

091912506334.jpg

 

2011年,雅典国际机场投资2000万欧元的8MW太阳能项目投入使用。其太阳能发电项目占地16万平方米,每年发电1100万度,可满足机场电力需求的20%,将减少1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太阳能发电系统是由尚德在六个月内完成建设的。


5、美国费尼克斯天港国际机场


2012年2月,费尼克斯天港国际机场在三个屋顶位置上安装了共计5.4MW的太阳能电池板,可满足该机场的租车中心、两个停车场和收费广场51%的用电需求,在未来20年内将节省470万美元。据估测,此太阳能项目每年能减少5500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太阳能板由SunPower安装。


6、中国上海虹桥机场

091913386334.jpg

 

2010年,上海虹桥机场在2号航站楼的西货运站屋顶铺设了装机容量为2.848MW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年平均上网电量约为2.77GWh,每年可为电网节约标煤约987吨。


7、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

091914126334.jpg


2010年东京羽田国际机场开始太阳能发电。其发电规模为2MW,年发电量达2GWh,每年可减少850吨的二氧化碳量。其约28000平方米的太阳能面板设置在机场国际线货运航站楼顶,约占大楼供应年用电量的10%。


8、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雷斯诺机场

091915166334.jpg

 

2011年,弗雷斯诺机场的太阳能计划正式实施。其在9.5英亩(约38445平方米)的土地上安装了共11700个太阳能电池板,总容量2MW。其发电量可供机场日用电量的40%。


9、中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091916806334.jpg

 

2014年11月,浦东机场建成1.7M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该项目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占地15000平方米,位于机场的1号和2号航站楼之间,将用以满足机场停车设施和装卸设备的需求,还可为机场户外的空调设备遮阳。


10、美国夏威夷机场


091917916334.jpg 


2008年10月,夏威夷机场宣布将建设779KW太阳能电力系统,由Hoku太阳能公司负责设计、建造与安装。


2019-09-24

2019年光伏产业开发区汇总一览(附分布地图)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商产业研究院梳理出国内光伏产业开发区18个。据统计,国内光伏产业开发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中部地区的省份。按开发区数量来看,拥有光伏产业开发区数量最多的省市为江苏省,开发区数量达7个;其次为内蒙古,光伏产业开发区共3个;陕西拥有光伏产业开发区2个;江西、安徽、新疆、广东、山东以及河南各一个。

0912288212263.png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0912284312263.png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面积来看,江苏省、内蒙古、江西省、陕西省四省光伏产业开发区总面积均在1000公顷以上。具体来看,江苏省拥有光伏产业开发区面积最大,合计达3637.43公顷;其次为内蒙古,光伏开发区合计面积达3544.52公顷。仅上述两个省份光伏开发区面积超3000公顷。江西省拥有光伏开发区总面积为1481.47公顷;陕西光伏开发区合计面积为1108.75公顷。


0912287412263.png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具体来看,位于内蒙古的包头市土右旗新型工业园区面积最大,达2424.26公顷,主导产业包括电力能源、光伏光电、化工。其次为江西省的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省的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省的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蒙古的呼和浩特金桥经济开发区。以上开发区面积排名全国前五,合计达6834.79公顷。

0912284612263.png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共47 页 页次:43/47 页首页<41424344>尾页